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当小米汽车遭遇四重打击并深陷泥潭之时,新能源赛道又一声惊雷炸响。被誉为小鹏汽车“救世主”的爆款车型,遭遇大量车主们投诉和维权。
从“销量救世主”到“质量投诉席”,从销量神话到维权漩涡,小鹏汽车的“逆袭剧本”为何突生变奏?
1. 小鹏汽车“救世主”
今年第一季度,小鹏汽车总交付9.4万台新车,同比暴涨330.8%,增速位居行业第一;
营收达158.1亿元,同比增长141.5%,毛利率达15.6%,同比提升2.7个百分点,汽车毛利率达10.5%,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,实现七个季度连续增长。
不出意外的话,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,小鹏汽车将成为继继理想、零跑之后,第三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。
外界赞誉称,小鹏汽车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,就完成从ICU进入KTV的逆袭。
这样亮眼成绩的背后,小鹏MONA M03堪称最大的功臣。
自去年8月份上市以来,M03便凭借时尚外观、丰富配置,以及亲民价格一炮而红,成为车市爆款车型。
连续六个月稳居A级纯电轿车销量榜首,M03一举将小鹏拉出销量泥潭。
今前4个月,小鹏累计销量12.9万台,其中M03售出6.1万台,撑起了小鹏的半壁江山。
但没人料到,小鹏这个炙手可热的“销量担当”,悄然埋下一颗质量炸弹。
2. 遭遇大量车主维权
早在今年2月份,就有微博博主“秦小叁”反映,M03车辆存在低频共振问题,在车内会出现耳朵很难受的情况,类似压耳、嗡耳膜的感觉。
对此,认证为“小鹏汽车MONA产品负责人”的杨光直接回复称:“压耳感已在优化中了。”
这从侧面证实,小鹏中国和爆款车,确实存在低频压耳问题,不然也不会优化了。
既然官方在优化,那么问题应该会得到解决。可是随着时间推移,反映类似问题的车主却越来越多。
根据车质网信息,4月份M03的16个投诉中,就有6个反映的是低频压耳问题。
其中一个车主称:“24年11月开车到现在,听力有受损,有检车查报告,3月份一直在就诊耳鼻喉科,确诊特质发性耳聋,换了3家医院,目前还没有恢复。网希望车企可以有应有的担当,不要回避问题。”
另外,也有小鹏MONA M03车主自发组建维权讨论群。根据网传图片,目前维权群里的车主数量已达200多人。
3. 质量关卡成生死线
客观来看,低频压耳问题并非小鹏 M03所独有,许多其他新能源车型也出现过类似情况。
它的元凶是新能源汽车产生的低频噪声,频率一般在20到60赫兹之间。
这种低频振动由于频率低、波长长,给人一种耳朵进水的水压感,特别让人难受,严重甚至导致耳朵受损。
而燃油车基本不会出现重要的问题,因为发动机那种低沉嘶吼的声音,能够与低频噪音相互叠加,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低频噪音,人类耳朵就不易觉察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小鹏 M03低频压耳问题似乎特别突出。为何会这样呢?
杨光直接回复的博主“秦小叁”,在博文中表示:“应该是成本的原因……轮框那里没有隔音棉,引擎盖没有隔音棉,后尾箱没有隔音棉填充,你用手关节敲,就能听出来铁皮薄厚,和其他车对比一下……可能是后尾箱铁皮过薄和塑料板之间填充物过前,内部空,或者铁皮贴覆不紧实,造成了低频金属共振,使得压耳。”
高速车祸、工时问题、小米su7ultra退车风波和鼓包翘边,这个四个事件让小米汽车深深陷入舆论讨伐的风暴之中,给其未来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。
若M03的低频压耳问题真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顽疾,那么对于小鹏汽车来说,这将是一场严峻的危机,可能会影响到其市场份额、品牌声誉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。
毕竟,在消费者心中,质量是选择汽车产品的首要考量因素之一,一旦质量出现问题,消费者的信任将难以挽回。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
2025-05-24 12:58:09